《“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第四十三期:高校应急语言服务多家谈
本/期/主/题
高校应急语言服务多家谈
主持人:李宇明
李宇明
天津市应急外语服务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
主持词
在我国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国际话语权”“参与全球治理”“一带一路”等发展规划的进程中,语言,尤其是外语的相关研究与服务成为提升国家语言软实力及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路径。语言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社会舆论与公共知识传播提供服务与支持成为高校,特别是语言类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近些年来,我国相继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绿色发展”“新型国际关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等新观念、新想法,这是中国新的国际形象的政治话语体现,也是对当下国际治理实践的有力解释。我国高校不仅担负着推动这些概念传播的责任,同时也要不断对其充实、更新,使其更加贴合国际现实,升华为具有普适性的概念、理念、方案,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进程。外语学科是向世界传播这些理念的“枢纽”和“孵化器”,为构建和提升融通中外的中国国家话语体系贡献力量。本专栏邀请到政府机关的决策者和高校外语学科的专家,从需求方与供给方来探讨外语学科如何更好服务社会等问题。
外语类高校助力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刘春祥
天津市应急管理局新闻宣传处副处长
国家颁布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政府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围绕四类灾害,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的管理工作。应急管理工作不仅要快速应对突然出现的“黑天鹅”,更要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发现隐藏在身边的各类“灰犀牛”。外语类高校在促进提高政府部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在应急管理工作实践中,我们认为外语类高校为政府部门提供应急外语服务,可以在三个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是建设高质量的外语服务志愿者队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未来会有更多的外籍人员到中国生活、旅游、工作或参加各种聚集性活动。国际会议、会展、体育赛事等大型涉外活动,需要大量具有外语交流能力的志愿者。外语类高校在广大的青年学生中组建志愿者队伍,并通过应急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让每名青年志愿者都具备应急管理意识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成为政府应急救援队伍体系中的重要成员。志愿者在做好外事活动服务员的同时,也将成为政府部门预防和快速处置各类涉外突发事件的重要社会辅助力量。
二是在应急管理国际化交流中提供高质量专业翻译。自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各个国家政府更加注重应急管理工作,尽管国家国情和政治制度存在不同,导致在应急管理的制度设计、机构设置以及名称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在面对相同的灾害挑战,所有从事应急管理的人员,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一致的,所研究的应对策略对所有国家应急管理者都具有思想启发和参考借鉴价值。我国幅员辽阔,各类突发灾害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未来我国在灾害应急管理领域的国际交流必然会越来越频繁,政府部门需要熟悉掌握中外应急管理领域专业术语的优秀外语翻译人才。在这方面,我们高水平应急专业外语翻译人才储备还明显存在短板,加强应急管理领域专业外语人才培养和科研建设具有现实紧迫性。
三是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的应急管理专业智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全球发生的各类代表性灾害事件,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学习观摩机会,如果能够持续跟踪灾害发生地国家在灾害应对过程中的实践做法,我们就可以得到很多有价值的经验和反思。外语类高校拥有多种语言高水平师资力量,通过对国外发生的代表性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治建设情况,开展跟踪、收集、整理、翻译等工作,进行专题、专类、专案分析研究,并形成高质量的参阅报告,对我们政府应急管理部门专业能力建设,提高整体工作质量水平,具有广泛的积极意义和现实作用。
希望外语类高校与地方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强合作,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提高和完善政府部门应急管理体系工作中的短板不足,携手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为更好的服务社会,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高校应急管理外语人才培养探索
赵硕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按照国家应急管理战略发展,应急人才培养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一项社会使命。目前,应急管理外语人才培养是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的一项空白,亟需加快发展和构建。何谓应急管理外语人才呢?应急管理外语人才是高校旨在培养具有安全应急专业知识、环境风险评估技术、防灾减灾方法、应急技术与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同时兼具国际化视野及沟通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运用一种或多种外语理解、掌握、运用应急管理的科学方法、技术资源和信息技术工具,在实践中能够运用外语与他人沟通交际和传播中国应急管理经验的人才。
一、我国应急管理外语人才匮乏近年来,我国有21所高校陆续开设了应急管理专业。应急管理专业及学院建设处于刚起步阶段,没有形成可执行可复制的模式。应急人才及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所涉及的全灾种、大应急培养模式,是否能够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仍是需要改进和思考的问题。应急管理人才需要掌握的技能也不清晰,在应急管理的技术型、管理型、研究型人才培养领域都没有涉及应急管理外语人才培养。本科阶段,各高校依托各自的学科基础着重培养单灾种应急人才,而在硕士研究生领域以培养应急管理类人才为主,目前在博士培养阶段几乎是空白的。我国高校的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相对比较注重技术和业务层面的人才培养,而对社会亟需的“三通”人才培养中的应急管理外语人才基本未有涉及。
二、构建应急管理国际话语权与中国经验输出效应随着我国不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国亟需构建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应急管理国际话语权,这样才能实现引领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家战略。当前,应急管理国际话语权构建既有自身实力不断提升和防灾减灾、抗击新冠疫情阶段胜利的良好局面,又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霸权挑战,应急管理国际传播能力不足的短板日益显现。
我国自2009年起将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高校纷纷设立防灾减灾专业,应急管理在各级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经验的对外输出离不开既懂外语又懂应急管理的专业人才。也就是说,在大应急视域下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应与时俱进、注重交叉人才的培养,加快推动社会亟需的应急管理“三通”人才培养,即懂专业、懂技术、懂外语的应急管理人才。
三、加快应急管理外语人才培养:对策与建议首先,高校应急管理人才培养需注重跨学科能力的综合培养。构建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的跨学科体系,鼓励专业教师为学生开设应急管理双语选修课程或不同专业间的互选课程,做到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一种以上外语交际能力的跨学科、多领域的应急管理复合型人才。
其次,建立应急管理外语人才培养基地。天津市成立的应急外语服务“一基地三库”模式值得借鉴,未来高校可联合地方政府尝试建立应急管理外语人才库,开展应急管理外语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构建应急管理外语服务多语种语料库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再次,应急管理外语人才培养应立足“三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综合素质、技术管理、科学人文素养与国际视野,以及至少掌握一门国际通用外语的应急管理人才。
最后,高校可尝试设立应急管理专业硕士学位,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置可考虑跨学科设置,如英语/法语+应急管理、英语/日语+灾害学等跨学科搭配,以此满足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外语语言传播和翻译需求,培养应急管理外语服务的专门人才,以此推动我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进程。
关于深化应急语言服务研究与创新的几点思考
李霞
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师
天津市应急外语服务研究院研究员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暴露了我国应急语言服务体系的短板和不足,在加强应急保障制度体系建设的同时,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创新也亟待加强。国外应急语言服务体系建设比我们起步早,已形成一定优秀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因此,对国外近年来的应急语言服务政策与实践进行评述,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动态追踪,是我国学界辅助应急语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前期工作之一。笔者借助国际著名信息可视化专家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 5.6R5软件,对国内外应急语言服务领域近十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动态追踪及可视化分析,找到了该领域研究的宏观脉络和发展趋势,并对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对比。
一、 研究的总体趋势对比
国外学界应急语言服务相关论文的发文量逐年上升,实证类高质量文章层出不穷,这和近年来国际危机灾难频发以及语言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相一致。而国内学界相关论文发文量是在疫情爆发之后才出现了短期“井喷”的现象,高质量研究成果总体较少,且多为基于个人经验总结或国内外案例分析的评介、反思类非实证类研究。
二、研究的跨学科性对比
国外应急语言研究注重学科交叉,跨学科性较强,涉及管理学、通讯系统、策划与发展、商业及应用、公共卫生与职业健康、急救医学、社会心理学、保健科学、应用语言学、语听及障碍等多个学科领域。而国内研究大多数来自语言学领域的专家团队,绝大多数文章发表在语言类期刊上,呈现出学科分布极不平衡的特点。
三、研究热点领域对比
数据显示,国外应急语言服务研究主要聚焦在应急沟通、灾后语言抚慰、心理疏导、风险感知及应急准备与管理、突发事件中媒体话语与舆情监控等领域。国内应急语言服务研究主要围绕应急语言能力建设、各国案例分析、应急语言服务体系建设、应急预案与语言规划等领域。可见,国外的研究更多的是以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对应急语言服务某些具体领域展开调查研究,而国内的研究比较宏观,处于规划和设计的层面。
基于以上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对比,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深化国内应急语言研究与创新,以问题为导向,科学引导学者开展高水平研究,为应急语言服务实践提供理论指导,进一步提升我国政府应急治理水平。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研究的深化:
一、加强相关研究的政策引导。参考国外相关研究热点,结合我国应急语言服务的具体需求,以问题为导向科学制定各科研项目的选题指南,应急语言服务相关选题不仅要涵盖受控语言研制等语言本体研究,还要引导学者进行不同学科背景下的语言应用研究,加强研究的学科交叉性。鼓励学者拓宽研究方法,进行基于大数据统计分析或相关数理模型的实证类研究,提升研究的科学性。
二、定期召开高水平主题学术研讨会。以应急语言服务中具体问题为导向,为“一基地三库”重要成员、各高校学者、语言服务公司、各学术期刊主编等相关研究人员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进行跨学科、跨部门、跨区域的研讨,提升研究的资政属性,实现学术研究辅助政策制定的价值功能。
三、学术期刊设定专栏,实现价值引领。各学科的权威期刊编辑部可定期研讨,发挥协调作用,开设应急政治语言、应急经济语言、应急法律语言、应急科技语言、应急信息语言、应急媒体语言、应急生态语言等不同交叉学科专栏,并向该领域专家进行相关约稿,合理引领应急外语研究的学科分布均衡性,为全方位应急语言服务能力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天津外国语大学亚非语学院
应急外语服务的实践及思考
朱丽彬
天津外国语大学亚非语学院副院长
天津市应急外语服务研究院研究员
一、应急外语服务实践
天津外国语大学亚非语学院现有朝鲜(韩国)语、阿拉伯语、斯瓦希里语、印尼语、印地语、缅甸语、马来语、泰语、柬埔寨语、土耳其语、波斯语、豪萨语及蒙古语13个语种专业。我们十分重视发挥小语种的专长,在天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涉外服务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服务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履行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
- 韩语专业骨干教师从疫情初期起,承担天津市新冠疫情防控信息发布和涉外事件处置的笔译任务,2个月内翻译了130余篇、共计12万余字的稿件。
- 韩语、阿语、泰语、波斯语等专业师生组成翻译突击队及党员突击队,前往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外国人集中社区,助力天津海关、社区街道完成防疫工作,累计完成现场翻译、外籍人员沟通解释和情绪疏导任务近百次。
- 13个语种专业教师录制了韩语、阿拉伯语、斯瓦希里语等13个语种的入境人员健康提示视频。
- 韩、阿等多个语种专业为天津市外办、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机构提供线上、线下涉外翻译服务。
二、应急外语人才培养
在师生踊跃参与各类应急外语服务实践的同时,学院积极思考如何将应急外语服务的实践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应急外语人才的培养实际。目前做了如下尝试:
- 制定应急外语服务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超星、智慧树、大学慕课网等平台上与应急外语服务或应急服务有关的课程,如《应急管理概论》《急救与自救技能》《突发疫情认知、防护与思考》《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等,将其设为学院本科及研究生应急外语服务人才培养方案的必修课,普及应急外语服务概念,加强学生对应急外语服务的理解。
- 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在韩国语高级听力、中韩/韩中口译技巧、阿拉伯文献研读、高级阿拉伯语视听说等多门课程里,加入与应急外语服务有关的模块,逐步完善教学内容,以期能尽快独立开设与应急外语服务相关课程1至2门。
- 以校科研处应急外语服务研究专项为依托,做好应急外语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专业课程建设探索。例如韩语专业从疫情应急外语服务的韩语口笔译实践出发,拟从相关术语的翻译、应急外语服务的对象、应急外语服务的方式、应急外语服务的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总结应急外语服务与一般外语服务的区别,并据此调整专业课程内容与设置。加入应急外语服务场景训练(机场、海关、医院、社区等),帮助学生熟悉应急外语服务场景,以便今后能为社会提供良好的应急外语服务。
应急外语服务的人才库建设
黄骞萱
天津外国语大学求索荣誉学院副院长
天津市应急外语服务研究院研究员
近年关于外语翻译由机器替代人工的观点时有提出,人工翻译的质量和外语人才的价值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笔者认为人工现场翻译仍具不可替代性,科学建设外语人才库对提升应急外语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非常重要。
一、人工翻译及应急外语人才的不可替代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翻译的质量出现了明显的提高,但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机器翻译还不能完全替代人工翻译。首先,机器对日常用语及句式较为固定、修辞较为简单的语句进行比较准确的翻译。而在应急外语服务中,由于现场环境复杂,涉及到的专业技术术语较多,机器翻译的准确度往往不尽人意,无法应对紧急情况。其次,机器翻译无法像人类一样识别情感和语境的变化,无法将这些重要因素融入到接受和输出的语句中,在应急场景中很难做到灵活恰当的沟通。第三,机器翻译对语句的隐含义、引申义的识别能力较差,也不具备跨文化能力,不同文化交融背景下很可能产生误译。由此可见,在应急外语服务中,机器翻译虽然可以代替部分人工翻译的工作,但人工翻译在信息传递和交流沟通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科学建设应急外语人才库
笔者认为应急外语服务人才库建设的重点可分为四部分:一、普通通用外语人才。该类人才适用于普通应急场景,如注册登记、普通应答、人群疏导等,该类人才库应以招募数量多、职业范围广、人员年龄轻为主要特点。二、高级通用外语人才。该类人才应具备专业技能过硬的外语能力及相关资质,且具备良好的个人政治素养。该类人才主要适用于官方文稿翻译、联络外宣、应急公关等。三、小语种人才。根据前期调研,目前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相对年轻的一代,已基本具备通用外语(主要指英语)的日常交流能力,可以应付普通应急场景。但是,小语种应急外语人才仍比较稀缺,导致某些紧急事件难以及时有效处理。四、“专业+外语”复合型应急人才。应急外语人才库应尝试招纳和培养具有相当语言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或是同时掌握至少一项专业技能的(如心理辅导、法律、医疗救援等)外语人才。复合型人才对技术术语的理解更为透彻,沟通时对技术用语的翻译更为准确,可以避免因专业知识欠缺所造成的关键术语错翻现象。若专业技能人员经过培训具备较好外语能力也可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更加高效地实施应对措施,特别是在抗击自然灾害和实施规模较大的医疗救治时,可以弥补专业翻译的人力不足问题。
三、定期培训对维护人才库质量的重要性
无论是人才库中的翻译人才还是专业技术人才,其提供的应急语言服务的质量及稳定性都需由定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来保障。而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各大语言类院校在外语师资、语种建设、语言培训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可承担外语培训任务。此外,培训中应加入一定的专业技能培训、案例讲解和场景实操课程。近年愈发成熟的网络教学模式为进行线上语言培训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可利用其对线下培训进行教学形式和课时的补充。网络平台的使用可以有效解决时间及空间对语言培训的限制,为在职人员培训提供方便。
最后,无论是人才库建设还是语言培训都需要政府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为应急外语服务组织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应急语言服务的三大任务
李宇明
天津市应急外语服务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
应急语言服务在应急事件处理中,有三大基本任务:第一,信息沟通。保证应急事件处理现场的语言沟通顺畅,并对有关信息发布等提供语言对策。第二,语言抚慰。使用语言等手段对受事件影响人群、应急救援实施人群乃至社会大众等进行情绪抚慰和心理疏导。第三,语情监测。通过语情大数据预测突发事件;在应急处理事件时监测、分析语情,帮助处理紧急语情。
一、语言沟通
语言沟通主要通过新闻发言人、新闻发布会、电话、传真、广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公共媒体等媒介进行,这些媒介可以依次归类为:现场交际、电话传真、平面媒体、有声媒体、网络媒体。在2019—2020年之交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政府实行封城、闭户、禁足等防疫隔离措施,人不便流动,物不便流动,但信息可以在互联网上畅快流动,主要原因在于移动互联网作为信息通道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人们的主要信息来源于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总体以电视、网络媒体为主,辅之以广播和电话。
在突发紧急事件中,根据事件中心的“社会距离”,可以划分出不同的人群。人群所处位置不同,采取的语言沟通策略也有不同的侧重。
如图1所示,A群处于事件的中心位置,主要包括医护人员、染疾病人及疑似病人,主要使用各种应急语言,在紧急事件中起着决定胜负的作用;B群距离A群最近,包括抗疫指挥团队、抗疫保障团队、医护人员亲友、医护系统人员、病人亲友五部分,主要使用普通话、方言等语言进行沟通,起着支撑作用;C群主要指新闻团队,处于舆论中心,使用普通话、外语等语言进行沟通;D群主要是本国民众,处于事件的大后方,主要使用普通话进行沟通;E群主要指在本国的外国人及国际社会,主要使用多种外语进行沟通。
图1 应急沟通五群图
语言沟通不仅要有“群意识”,不同群还要根据自身所处的位置出发,针对不同的沟通问题,采取不同的沟通策略:A群的沟通策略要与应急语言服务现场相适应;B群要使用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个体交际策略;C群要报道信息,引领舆论,所以恰当使用群体交际策略;D群要及时报告内情,注意防范,协力支援;E群要客观报告情况,合作抗疫救灾,防止国际误解及“污名化”现象的出现。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语言沟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现场应急语言能力不足,平时缺少准备。
2.群体修辞及交际策略研究不足。
3.传统媒体作用大减,自媒体作用大增,形成了两个舆论场;社会舆论的引导和自媒体的监管成为语言有效沟通的重要保障。(自媒体传播主体平民化、自主化的特点决定了个体在用多元的话语体系讲述中国故事的同时,也面临着媒介监管的问题。这种情况需进一步思考。)
4.语言沟通中,对于E群(在本国的外国人及国际社会)的关注不够。
5.舆情预测与应对等问题,需要复盘反思。
二、语言抚慰
应急语言抚慰,是通过语言文字及语言产品来达到安慰的作用,帮助受到突发事件波及的个体和群体缓解或解决负面情感的语言服务。
雅各布逊(Jakobson)提出语言具有六种功能:指称功能、情感功能、诗意功能、意图功能、寒暄功能、元语言功能。其中的情感功能指的是语言可以表达说话者的情感和情绪,意图功能说明语言能够通过命令或恳求来影响听话人。韩礼德(Halliday)提出语言的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其中的人际功能表明通过语言与社会互动,并通过情态系统和语气系统的意义潜势,影响或者改变听话者的行为和对世界的看法。伯利森、戈德史密斯(Burleson&Goldsmith)认为语言抚慰是一种交际行为,旨在“帮助他人缓解或解决消极情绪”。敦菲尔德(Dunfiel)把语言抚慰分为识别负面情绪和回应两个环节。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后,日本政府实施了为期十年的“不死鸟计划”,旨在长期追踪、干预受到突发事件波及人员的情感与情绪,并设立心灵创伤治疗中心。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调查研究发现有12.9%的幸存者有自杀倾向,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卫生部当时下发的《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将突发事件波及的人群分为四级:
第一级:亲历灾难的幸存者;
第二级:灾难现场的目击者(包括救援者);
第三级:与第一级、第二级人群有关的人,如幸存者和目击者的亲人等;
第四级:后方救援人员、灾难发生后在灾区开展服务的人员或志愿者。
就今天的认识来看,还应该增加第五个级别,那就是全国人民。
本次新冠疫情暴发后,有关部门虽然先后出台了《新冠肺炎患者、隔离人员及家属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方案》《入境人员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方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治愈患者心理疏导工作方案》等,但在由于心理专业人员不足,以及语言学工作者没能有效参与,语言抚慰的效果并不理想。
语言抚慰可以分为个体语言抚慰和群体语言抚慰。个体语言抚慰是针对具体人的语言抚慰,谈心、安神音乐、励志故事、有抚慰作用的文学作品等都是重要的语言抚慰方式和服为材料。在汶川地震后,有心理学家用书法调节灾后儿童心理健康状态,疗效也十分显著。个体语言抚慰的主要策略为:倾听—共情—心理补偿—转移关注点。
群体语言抚慰是个体语言抚慰的扩展与提升,抚慰面更广,社会意义更大。其主要方式有悼念亡灵、抚慰伤者、表彰先进、设置纪念日、集体励志等。
三、语情监测
语情监测主要发挥两方面的功能:第一,通过语情大数据预测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及紧急语情;第二,在应急处理事件时监测、分析语情,帮助处理紧急语情。采用“语种+关键词”的技术进行语情监测,十分值得重视。语情监测可主要关注如下问题:
1.紧急救援的语言需求问题。比如应对印度疫情,中国需要做哪些语种的准备:边境防范所需语种、医疗及流调所需语种、药品出口所需语种,以及一旦需要派遣医疗队赴印所需语种等。这就需要了解印度的语言状况,了解印度疫情所可能影响的周边的语言状况。
2.突发事件的命名。突发事件的命名对信息的有效传播和防止“污名化”等都至关重要,应事先指定突发事件的命名规则,且这一规则应争取成为国际共识。
3.人物、事件的评价。人物、事件的评价常常是语情的触发点,评价要实事求是,要有共识,要考虑到国内与国外,要对应对语情留有余地。
4.事件报道。事件报道要及时、翔实,要注意运用多种媒体、多种语言甚至多种方言。
四、结语
应急语言服务的工作目标是:第一,全社会都应该具有应急语言服务意识;第二,全社会都应该具备应急语言服务的常识与基本能力;第三,应急救援人员应该具有一定的应急语言服务技能;第四,建立应急语言服务团;第五,建立应急语言服务的专业支撑体系;第六,重视应急语言服务的法制、体制、机制和学理建设。真正做到“平时备急、急时不急”,为了人民的生命与生活,为了国家的减灾防灾和安全生产事业,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作出我们的贡献!
排版:孙昱峰
审核:周和军 杜树标
2021-21期,总第43期
主编:王铭玉
副主编:田海龙 姜龙范 郭太 刘宏伟
相关链接:
第四期:学悟齐进,译研相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感悟
第七期:《“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推动后疫情时代媒体融合发展 讲好中国故事
第二十三期:中俄文明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聚合性”意识
第二十六期:政治文献翻译与政治话语的再创造
第二十七期:文明互鉴语境下的中国语言学研究
第二十八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
第二十九期:时代重任与多元外语人才的创新培养
第三十期:中央文献外译天外师生谈
第三十一期:体认语言学学科建设及相关话题研究
第三十二期:研究问题的形成及其发展
第三十三期:功能视野下的外语人才培养
第三十四期:语言与政治
第三十五期:翻译地理学
第三十六期:儒学应在译论建构中发挥作用
第三十七期:应急语言服务
第三十八期:语用翻译学
第三十九期:中国学派的翻译理论与实践
第四十期:林语堂研究
第四十一期:语言、思维与文化
第四十二期:作为“他者”的中国问题
《“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上线啦!
《“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投稿须知
《“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专栏参考指南